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经营无法回避的问题,经营者再努力,其个人精力也是有限的。如果希望公司持续发展壮大,必须激发调动所有员工内在的积极性,共同努力,拼搏进取。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。
不管经营者个人多么努力,他能做的事情总有限度,想让公司发展,就需要志同道合的员工一起努力工作。只有员工具备主人翁意识,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拼命工作,企业才能发展壮大。这就是企业经营的原点。
1 把员工当作经营伙伴
企业经营最初级的形态,就是经营者自己单枪匹马,或者与夫人一起创业,开个家庭作坊或个体商店。但是靠这种形式,不管个人多么勤奋,也很难有余力来拓展经营。想要扩大事业规模,就不能不雇用员工。哪怕是招聘一两名员工,与他们一起工作,谋求企业的成长发展。这时候,作为雇主,经营者应该与员工建立怎样的关系呢?比如,在聘用员工时,作为雇主,经营者会开出条件,比如月薪是多少。应聘者如果接受,就会同意在这种条件下提供自己的劳动力。但是,这不过是由签订雇佣合同形成的一种买卖性的劳资关系。但是,经营者所需要的是能与自己同心同德、同甘共苦的“伙伴”—分担经营责任的“共同经营者”。
要以这样的心态将员工迎入公司。特别是小企业,没有可以依靠的人,只能将仅有的员工当作伙伴,让他们与自己想法一致,努力工作,支撑事业的发展。因此,不管员工是一名也好两名也好,从录用那一刻起,就要把他当作共同经营的伙伴迎入公司。并对他说:“我就依靠你了!”而且平时就要用这种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们。
2 让员工爱戴你、迷恋你
但是,尽管我们努力去构筑这样的关系,有时,我信任的员工仍然会辞职离去。这是最让经营者感觉悲哀的事。发生这样的事,甚至会让社长产生自我否定的感觉。“这个人是可用之才!”正当你信任他、期待他,并委以重任的时候,他却轻易地辞职而去了。“这家伙大有可望,今后或许能成为公司的台柱”。当你看重他,目光注视他的时候,他却瞧不起公司,嫌弃而去。对于每天全力以赴、认真工作的经营者而言,这是最寂寞、最苦闷、最无奈的事了。
为了不发生这种令人痛苦的事,与他们建立发自内心的、令人感动的、心心相连的人际关系,经营者一定要千方百计、努力再努力。那么,要获得员工们的爱戴,该怎么做才好呢?很简单。如果你只爱自己,那么谁也不会爱你。忘却自我,乐于自我牺牲,优先考虑员工,只要你这么做,员工就会爱戴你。在工作中必须比所有的员工更努力、更拼命,经营者要有这种工作态度。另外,下班以后,钱少点没关系,要自掏腰包来犒劳员工,主要是为了体现对部下的关爱体谅。用这样的自我牺牲来打动员工的心。首先,这是前提。
3 阐述工作的意义
当然,仅做这些还不够。在京瓷的创始期,我不仅在感情上打动员工的心,而且诉诸理性,努力用道理来说服员工,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那就是讲述“工作的意义”。这对中小企业的员工而言,可以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。我最初工作的企业松风工业是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公司,当时进厂的一批人,后来同我一起创建了京瓷。当时我就觉得一定要想办法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热情,提升并维持他们对工作的主动性、积极性。为此,我采用的办法就是向他们讲述工作的意义。在晚间工作结束之后,我经常把他们召集在一起,讲下面一番话:“大家日复一日,或揉粉、或成型、或烧制、或研削,或许大家觉得这是又单调又枯燥的工作。但决非如此。“现在大家手头的研究,具有学术上的价值。无论是东京大学的教授、京都大学的教授,还是从事无机化学研究的专家们,至今没有一个人在着手进行这种氧化物烧结的实用性研究。我们现在是在研究最尖端的技术,我们的工作意义重大。“还有,我们现在所做的课题,全世界也只有一两家公司在做,堪称全世界最先进的研究开发。这种研发一旦成功,我们的产品将被广泛使用,将对人们的生活做出巨大贡献。而这个社会意义重大的研发工作成功还是失败,完全取决于你们,取决于你们每天每日的工作。拜托你们了!”如果只是简单地下指示:“在乳钵中将这粉末和那粉末研磨混合!”那么员工们产生不了任何工作热情。
所以,我总是谆谆地告诉他们“混合粉末”这一行为中蕴含了多么重要的意义。当时还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,第二次世界大战刚过去10年。又逢经济萧条,日本还很穷困,找工作也很困难,高中毕业后,好歹进了公司,只要每个月能领到薪水就满足了。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想。但是,当他们发现了自己的工作中所包含的意义,他们就会热情高涨,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力。我就是这么想的,所以在工作结束后,每天晚上我都把他们聚集起来,不厌其烦,向他们诉说工作的意义。